赤
赤(赤)chì
1、如何定音?
鸡先刨土再啄食土里的米粒,此时发出的声音就是chi。
这就叫“土里刨食吃”,简称“土里刨食”。“刨”是使用工具(镐、锄头等)向下向里用力,这正是鸡觅食的动作:用爪子刨开一小块土,然后弯脖低头下嘴啄住食物。现在多用“土里刨食”来描绘农民以种地为生,靠辛勤的劳动养活自己。
2、如何定形?
这个字是对斗鸡场景的描写。
“赤”字由“十”字和“亦”字重叠构成。
“十”字代表眼睛的十字光标;
“亦”字代表“亦庄亦谐”和“亦步亦趋”,“亦庄亦谐”这个成语就是在形容“斗鸡眼”看起来庄重但同时又很诙谐的表情,而“亦步亦趋”则是在形容斗鸡走路跳起时的样子很单调,就像一个模仿另一个。
3、如何定意?
“赤”字的意思就是指两只斗鸡互相对视时亦庄亦谐的眼睛和表情,此时斗鸡的双目颜色就叫“赤色”,而斗鸡颈间露出的皮肤颜色也叫“赤色”。“赤”字里面还有一个“土”字,暗喻斗鸡浑身沾满尘土和鲜血,而鲜血和尘土的混合色就叫“赤色”。
篆体字的“赤”和“亦”很接近,都是在描述斗鸡的场面,其上半部分就是斗鸡展翅向上跳起的造型,下面的“火”字代表斗鸡火爆的脾气,意思一样。
赤色的字在古时被用来记录亏损,所以叫“赤字”。赤色的小豆就叫“赤小豆”。浑天仪的赤道圈经常用赤色标注,所以叫“赤道”。同理,黄道圈用黄色标注,所以叫“黄道”。斗鸡面色潮红,耳朵也是赤色,这就叫“面红耳赤”。斗鸡的脚上什么也没穿,这就叫“赤脚”,也就是光着脚。斗鸡的赤脚上面还有很多横纹,就像土地干裂,故名“赤地”,数千里干旱并开裂的土地就叫“赤地千里”。鸡脚是四个指头,如果人只有四个指头就会握不成拳头,也不会握住任何武器,这就叫“赤手空拳”。
斗鸡肩膀脖子的羽毛都被对手啄掉了,赤色的皮肤露在外面,但斗鸡不服输,仍然继续上阵战斗,这就叫“赤膊上阵”。为了尽忠主人,斗鸡赤色的胆也被对手啄出,这就叫“赤胆忠心”。斗鸡浑身的羽毛全被对手啄掉,裸露出赤色的肉皮,这就叫“赤裸裸”。因为初生婴儿浑身带着赤色的血,所以叫“赤子”,如婴儿般纯朴的心就叫“赤子之心”,简称“赤心”。刚刚洗过澡的赤子身上一无所有,这就叫“赤贫如洗”。袒露如赤子之心般的诚恳见面就叫“赤诚相见”。
古时金叫“黄金”,银叫“白金”,铜叫“赤金”,金难以提纯到像铜一样的十足纯度,这就叫“金无足赤”;同样,人也难以做到像赤子一样的纯朴完美,这就叫“人无完人”,合称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”。